第54章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胜有声~” 猜评团的古局基摇摇头,声音里带上迷茫:“可猜测的范围越来越广了,歌坛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号人物?!” “银瓶乍破水浆泵,铁骑突出刀枪鸣~” “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如裂帛~” “东传西方巧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秋月白~~” 声音变得阴柔婉转,但是不知道怎么观众总觉得在这声音中,能听出几分抑郁不得志的压抑出来。 其中感染力极强,一下子让原本,因为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歌曲而激动的观众们情绪低迷起来。 就像歌词里所写的那样: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然而这份低迷和忧伤还没有持续太久,演唱者的嗓音就再次一变!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蛤蟆陵下住~” 第43章 我们可能揭穿他的身份吗? 台上之人音色陡然的转变,让众人皆都眼前一亮! 他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十三岁便名动京城的琵琶女。 音调柔婉,错落有致,假声变幻,娇柔妩媚。 是名属教坊第一部的自得与张扬。 戏腔的变换很是让人耳目一新! 坐在猜评团上的侯佩琪没忍住摇了摇头,有些忍俊不禁:“听着这戏腔,柔婉娇媚的,真的感觉看见了一个十三岁便名动京城的琵琶女,嚣张又娇气。” “这个戏腔真的是点睛之笔,之前听她唱旁白那些都没有什么太大感触,这个戏腔一响起来感觉就来了!”巫奇贤也如是评价道。 然而台上尖锐清透的戏腔再次响起。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唱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一段戏腔唱完,场内掌声轰鸣,尖叫声此起彼伏。 这是为娇俏的琵琶女而鼓掌。 然而台上的人,已然重新换了一种音色,伴奏从原先的鲜明朗转而代之的是,破碎压抑。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歌声仍在继续,演奏者挥一挥衣袖却轻轻松松的带走了台下观众的沸腾与欢乐。 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与沉重。 “真的很想死啊……”大老师睁着他那不算大的眼睛,眼底透露着迷茫和空洞。 “我还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讲这篇课文的时候,一篇课文讲下来我硬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嘴上喃喃自语。 “但是台上这位唱的时候,我居然有点想哭,是怎么回事!”他百思不得其解只觉得心头酸涩,莫名的压抑伤感。 “血色罗裙翻酒污。”巫齐贤老师也同样喃喃自语,“到现在都不得不感慨,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好一个今年欢笑复明年。”侯佩琪老师似有触动,仿佛带入了自己。 台上悲伤的歌声仍在蔓延。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妇~~” 转瞬之间,观众台上的观众已经有不少人红了眼眶,打湿了眼睫。 是为了嫁做商人妇的琵琶女而感到伤感。 音色再次一转,变得沉重有力。 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台上人的身上,听着伴奏突然变得强劲有力,他们的心也如擂鼓。 眼底开始迸发出强烈的光彩。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江水寒~” 声音悠长,嗓音有力。 猜评团的几位老师郑重的盯着台上,只觉得自己的心都好似被什么东西震荡了一下!!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红阑干~” 掌声轰鸣!荡气回肠!这是属于琵琶女故事的落幕。 观众们为琵琶女赞叹,也为她惋惜。 其中要数大张伟鼓掌鼓的最卖力,眼睛放着奇异的光彩,仿佛看到的是他的人生,叙述的是他的故事一般。 等台上的人再次开口时,台下的观众似心有所感,目光紧紧的盯着台上的尖耳精灵。 果不其然!音色再次一转!!!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一次带上了几分饱经沧桑的豁达与沧桑。 场下无数观众开始尖叫,掌声雷鸣。 这一次的尖叫和掌声,更像是一种庆祝! 是观众之间自发形成的一种默契。 而台上的江逸,听着一轮接一轮的掌声袭来,从一开始的备受鼓舞与激动,到后来的逐渐习惯以及麻木。 现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掌声,他已经能做到宠辱不惊,毫无波动了。 猜评团的四位老师能感受到观众的喜悦与兴奋,不由自主的都笑了出来。 实不相瞒,在演唱者开口的前几秒,他们也在心里倒数。 赌演唱的人会不会再次转换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