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K小说网 - 科幻悬疑 - 虎狼在线阅读 - 第214节

第214节

    ……

    时光流转,

    “……每当想起古时的战争时,人们眼前总是情不自禁地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顶盔带甲的骁勇将领,统帅着他忠心耿耿的一群勇士,在百万敌军中杀进杀出,甚至孤身一人,舞动着银枪纵横于百万敌阵之中——他英武的身姿甚至赢得了敌方的暗自赞叹。可是这一切永远不会再出现了,因为齐王建立了一支个人勇敢和武艺再也不能抗衡的军队,战场上永远会被密密麻麻的步兵方阵和如林的刺刀所主宰,没有勇气,没有智谋,只有更多的补给和疯狂生产出来的军火。任何古时的勇将,与这样的军队交战都会变得如同飞蛾扑火一般。

    而齐王建立的官吏制度也是同样,我们再也不会读到一个运筹帷幄的贤臣,依靠令人拍案叫绝的智计挫败敌人的故事,从此以后,中华再也没有这样令人赞叹的故事可以供子孙品读。在官场这个战场上同样没有了勇气和智慧,齐王依靠竞选训练出来的官吏就是其中的步兵,他们以算学为武器,举着冷冰冰的由数字和图标制成的刺刀,把斗智斗勇变成了毫无生趣的计算。

    大顺的官吏被这冷酷的官僚机器碾碎了,失败得毫无悬念,这真是一个悲哀,为我们中华同时失去的勇将和智臣……”

    “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李讼师把别人刚送给他的畅销书——前明崇祯朝末任首辅魏藻德的儿子写的《明末齐初》仍到了桌子上,他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可悲的,竞选机制造成每一个政界人物首先要有能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团队、能够高效地使用手中经费、善于谈判和沟通、懂得妥协——至少要比对手做的好。李讼师觉得这种官吏选拔机制要比科举制度和权贵子弟接班制强得多,选拔的标准不是哲学水平或血统,在李讼师看来血统选拔机制比测试哲学水平更坏,至少测试哲学还能部分说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您就如此的清闲吗?”陈老板虎着脸走进来,大声呵斥道:“难道我是在花银子养闲人吗?看来您是胸有成竹了,我这个小庙容不下您这桩真佛!”

    “我手头的官司都办妥了。”李讼师满不在乎地答道,完全没有把雇主的责备放在心上。

    “余侯嘱托的那状官司,准备的如何了?”陈老板收起装出来的怒容,坐在李讼师的桌边关切地问道:“此事万万不可疏忽。”

    “我当然知道来者非同小可,就是没有余侯的关照我也绝不会大意的,”李讼师仍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摸样,完全看不出紧张感。

    “大概是要打什么官司?你可有打探过?”

    “没有。”李讼师晃动着脑袋,就好像是在做放松运动:“无外就是挑战国法,或是和齐王府作对,找我还能有什么官司?”

    “不可大意。”陈老板再次提醒李讼师这个客户颇有势力,让对方满意对讼师行很重要——如果李讼师不离开陈记讼师行的话,而如果他离开的话……陈老板补充道:“对你也很重要。”

    说曹操、曹操到,就在两位讼师说话时,伙计就跑来报告他们等候多日的客户已经抵达。

    “江先生,您的到来让鄙行蓬荜生辉,鄙人也深感荣幸。”把客户请进自己的办公室后,李讼师亲手把上等的龙井递到对方面前,然后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充满自信地说道:“无论江先生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鄙行都一定能为您办妥。”

    “我要诉告国卿院。”对方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来意。

    微笑凝固在李讼师的脸上,几秒后他缓缓点头,不再悠闲地靠在椅背上而是坐直身体,同时打开记录本,询问对方道:“诉告国卿院什么?”

    对方似乎有些惊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所有的讼师行都告诉我国卿院是不可以被诉告的。”

    “理论上,确实,国卿院有完全豁免权,不过鄙人相信您既然来诉告,那一定是有道理和信心的。”

    “我要诉告国卿院从来不曾提出并通过‘允许女子投票’的提议。”

    “原来如此,”李讼师点点头,虽然他表面显得平静,但心里实际已经被对方的要求激起了惊涛骇浪:“您要诉告国卿院没有提出并通过一桩符合您心意的法案,对吧?”

    “是的,就是不允许女子投票。”

    “是的,我明白。”李讼师又点了点头,略微提高声音问道:“您打算以什么理由提出这个诉告呢?”

    “这不是要由你来想的吗?”对方显得十分惊奇:“我又不是讼师,怎么可能知道?”

    “哦。”李讼师平静地问道:“余伯父知道您的诉告意图么?”

    “知道,我舅舅说挑战国法是李讼师的专长,所以推荐我来您这里。”

    “余伯父真是太过夸奖我了。”李讼师终于面露苦笑,虽然是一闪即逝,但到底是一丝苦笑。

    “江先生是不是考虑过折衷方案……”考虑到对方的性别和年龄,李讼师认为对方可能只是一时的愤怒,他可以大张旗鼓的闹一通:记者们若是听说有人告国卿院一定会疯狂地扑上来打探消息。李讼师琢磨可以拖长准备时间,闹得天下皆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年轻女士的心声,设法说服国卿院几个大夫发表一些同情宣言,然后让满意的客户撤诉——李讼师知道如果发起诉告只能得到一个当堂否决,任何一个提刑官都会不假思索地拒绝这种诉告。

    “我可以接受国卿院提出并通过允许女子投票的提案。”客户答道:“若是要加上一些限定条件我也可以接受。”

    “就是说,您妥协的底线是国卿院提出并且通过一项符合您心意的提案?”

    “是的。”

    客户等待片刻,见李讼师沉思不语,开口问道:“听说李讼师有意竞选国卿院大夫。”

    “这事与您的官司毫无牵连。”李讼师觉得受到了侮辱,对方好像是在暗示自己为了前途而拒绝她的案子,这是对他职业道德的贬低。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竞选一定花费很大吧,尤其是国卿院的大夫,”客户对李讼师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恰好有一点钱。”

    一点钱?李讼师想起两年前,客户那位无后的大伯父没有过嗣而是把产业传给侄女——甚至是一个不同姓的侄女时,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李讼师在商界的熟人纷纷预测这位二十出头仍不成亲的年轻女孩很快就会把他伯父的商团败光,让每一个股东都变成穷光蛋。但现在每一个人都矢口否认曾经这样预测过,最近还有传言说她控制的商团正准备收购享誉两广的冯氏皮革行,涉足军火制造业。

    “我知道李讼师很有势力,”客户话题一转:“虽然李讼师这么年轻,但很多王爷和公侯都对您的竞选鼎力相助,听说山东的陈伯爵前日也公开表示对您的支持。”

    对方话中的暗示意味让李讼师非常不快:“我是靠本事而不是出身赢得这个机会的。”

    “当然,”对方微笑着说道:“我一直很钦佩您的才气,我也有一些朋友,或许能帮上您的忙。”

    李讼师微微避开对方的甜美又带着一丝妩媚的笑容,他感到自己的心脏正在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些富豪为自己孩子向对面客户求亲的事,那些人都承认她岁数大了一些,虚岁都快二十五了,但是有钱有势,还是一个美女,若是儿子能够娶到这样的媳妇就算是人才两得了。

    “令堂开一代风气之先,鄙人也是非常佩服的。”李讼师知道有很多名媛都在江清月开办的学校里念过书,现在这些人就变成了客户可以利用的关系,也就是她的势力——不少人都把她当作师妹来看待。

    “但这官司……”李讼师觉得以对方的经历和身份来说,不应该提出这样一个不合情理而且肯定不能成功的诉告。

    “家慈刚开办女校时无人问津,所有人都怀疑女子是不是能和男子一样地搞明白数学,拥有真正使用文字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用来做一些哀婉的诗歌文章。”客户对李讼师说道:“很快,大家就意识到女子可以做到这一点,而那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不等江清月从最初一批学生找到工作的欣喜中恢复过来,开始正视妇女工作能力的权贵首先想到的不是也去雇佣一批女性下属,而是把江清月培养出来的女学生买走。无论是富商还是政界要人,都觉得一次性花钱买下一个能写会算的小妾远比雇一个女会计或女文书合算。

    买会数学和识字的女学生当妾很快在南方形成一股热潮,江清月曾经用棍子把一些学校的访客打出去:我是办学校的,不是当老鸨的!

    不过江清月不这么干不意味其他人都不这么干,很快就有一批女子学校成立起来,按照之前养瘦马一样的模式在运转,把数学和文字当作类似琴艺、刺绣之类可以提高商品售价的技能。

    “……家慈的学校曾经数次被人纵火,家严和家慈多次遭到狂徒威胁……”客户告诉李讼师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江清月有一度还是道德败坏的代名词,要应付此起彼伏的诉告,还不得不几次搬迁学校地点。因为她不但顽固地拒绝把自己的学校变成一个小妾加工厂,甚至教导她的学生们要争取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虽然现在这些女学生和她们的丈夫成为江清月女儿的极大助力,但当初说这种话时她可是冒着巨大的风险。

    “这里面有许将军的影响吧?”李讼师知道一些江清月和许平的故事。

    “是的,没有许将军就没有兄长们和我,虽然不知道许将军身在何处,不过逢年过节我们还是要祝他逢凶化吉,福寿安康。”客户顿一顿又道:“还有我伯父,叔叔们也是一样。”

    “他们都参加过北伐吗?”

    “是的,我大伯加过第三次北伐,二伯参加过第一次北伐……两个远方堂叔参加过第七次北伐,他们都相信许将军会好人有好报的。”

    李讼师点点头:“好吧,江先生,这个案子我接了,您刚才的话让我想到了一个理由。”

    第十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一节 闯关

    黄石之徒虽众,堪称卓越者唯许平一人,两者功业难论高下……当今之中国寰球,不知许平者稀——《明季人物评价》

    三百年前……

    前面就是江浦要塞,郑成功站在舰首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个要塞,就好像一尊石雕般纹丝不动,他陷入这个状态已经很久了,迟迟不能下达前进的命令。指挥官的犹豫显然感染到了他的幕僚们,有人已经沉不住气打算开口,但在他们出声前都被更老成的同僚所制止。

    从常州府到这里一路上明军水师并没有遭到太顽强的抵抗,没有任何一艘舰船遭到严重的损坏,不过郑成功并没有因此而觉得放松多少,还有不谨慎的参谋担忧这是顺军的狡计,先放明军战舰深入上游,等应天府的江防炮台重创明军舰船后再关门打狗。毕竟这里不是广阔的外海,万一有舰船被重创而不能继续前进,它们只能沿着来路退回。

    用舰船与炮台对射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即使是在大海上也要尽力避免。而江浦要塞是南京江防的核心,几年前许平渡过长江后就开始经营,整个堡垒都是新建的,情报说这座堡垒用土木结构取代了砖石结构,并浇注米汤予以加固,郑成功知道这意味着炮台在遭到炮击时不会产生大量飞溅的砖石碎片——这能够大量地杀伤炮台守军。没有这个威胁后,躲在炮台内的顺军守军变得非常安全,除非直接命中深深躲藏于炮垒中大炮,明军水师很难让对方的火力点失效。

    而直接命中对方的跑位,这个郑成功根本不报什么期望,舰船在江面上要保持航行以减少对方的命中率,而且就算落锚停驶,战舰仍不可能纹丝不动,所以不可能进行足够精确的校准射击。

    “先炮击一阵吧。”整个要塞呈长条状,由多个炮台群组成,郑成功和他的参谋们无法观察到每一个隐藏的炮位,可想而知其中很多还会是伪装的假炮位、还有一些炮会被伪装成无害的样子——面对敌人从始至终没有变过的火力优势,顺军的老兵对如何在炮战下生存作战已经积攒起很多经验。

    随着命令的传达,位于前列的明军火炮不顾射程,纷纷向江浦要塞发动齐射,顿时江防要塞周围就是烟尘滚滚。可顺军阵地依旧毫无反应,整个江防要塞就好像空无一人般,没有一门炮进行还击。

    “真不妙。”郑成功心中的忧虑越发浓重了,地方的炮台已经位于明军水师二十四磅炮的射击范围内,而情报确凿无疑的指出江浦要塞内肯定安放着敌人苦心铸造出来的六十六磅和五十四磅巨炮,它们肯定已经把明军舰队纳入射程范围内。因为明军陆军已经侵入安庆府和常州府,为了安全期间很多江防炮都被顺军转移到了应天府,郑成功怀疑它们大多已经被挪到江北——毕竟江北比江南更安全,而无论怎么看江浦要塞都是它们首选的部署位置。

    所以郑成功只有一个解释,驻守炮台的顺军由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军官指挥,他们避免过早暴露炮位和火力,安心等着明军靠得更近,去往他们的炮口上撞。

    炮击了一个时辰后,依然没有见到任何一门顺军火炮还击,郑成功知道本方虽然打得热闹,但是对要塞内顺军的伤害依旧微乎其微。

    既然敌军指望自己往他们的炮口上撞,那最好的对策就是不要去撞,郑成功胸前就塞着北伐军的训令:带队火速通过应天府,前往上游到江西修复船只,然后驰援湖广友军。

    有参谋建议放陆战队登陆对江浦要塞进行火力侦察,这个建议被郑成功毫不犹豫地否决了,面前的江浦要塞区从第一个炮位到最后一个距离至少上千米,周围有棱堡和壕沟保护。这不是陆战队能轻易拿下的,如果他们遭到霰弹炮击,明军水师由于畏惧江防炮的威力还不敢近距离火力支援;如果真要近距离火力支援,那还不如直接冲过去更安全,还不用说这里是顺军的军事重地,附近不知道有没有埋伏着大批顺军的野战部队就等着陆战队上岸——驻扎南京的装甲营现由李来亨亲自指挥,郑成功知道这帮跟着许平从河南摸爬滚打出来的家伙和李定国一样:人人都是伪装大师。

    “不必节约弹药,反正到了江西我们就能补充满。”郑成功下令所有的炮手都位于右舷,他估计来自江北的火力会比来自江南的猛烈得多,所有的炮兵都要尽最大努力还击,不停地还击,就是激起烟尘有干扰效果也比干挨打强:“前进吧,不要停止射击,老天爷在上!”

    “老天爷保佑。”战场上没有无神论者,军官和参谋们纷纷祈祷,命令被下达下去,木匠们一个个如临大敌地抱着木料在船舱里做好准备,系在小艇上的缆绳也被一一确认,水手们在它们周围待命。

    ……

    大顺王太孙李来亨此刻就位于江浦要塞内,他的指挥部被厚厚的垒墙所保护着,不枉他几年来一直未雨绸缪地继续许平的江防工作、竭力加固这座重要的堡垒,刚才明军猛烈的炮击没有造成什么值得一提的伤害,偶尔一两枚凑巧落在江浦要塞指挥部附近的炮弹,也只是在被用米汤浇注加固的土木工事上砸出一、两个浅坑。

    李来亨饶有兴致地观察着江面上的动静,明军的战舰都扯满了风帆,一艘接着一艘逆江而上,看来对方是不打算放步兵登陆了,李来亨从南京城调来的装甲营就躲在要塞附近,但是今天他们势必无用武之地。

    第一艘明军战舰怒吼着冲到江浦要塞主垒的正面位置,它火力全开,不停地向李来亨的方向射来炮弹。随着一声号炮,江浦要塞的两门十二磅火炮开始射击,这暴露的火力点马上成为明军所有舰船的目标,李来亨看到它们马上被腾空而起的烟尘包围,沙石横飞,地面上炮弹乱滚。

    在这两门炮被压制住之前个,又有八门顺军火炮开始射击,接着是更多的顺军大炮打响,很快顺军大炮都按照李来亨的命令向明舰开火,只剩下李来亨视若珍宝的几门巨炮依旧沉默。

    顺军的火炮并没有向着明军战舰的舰体射击,而是全力攻击明舰的风帆,第一艘明舰的风帆被顺军的火炮撕扯出许多大洞,但仍跌跌撞撞地继续向前冲去。

    “换链弹。”

    一批精心打造的对舰武器被塞入炮口,这些链条和其他圆形炮弹一起向明舰的桅杆和风帆飞去,第二艘明舰没有它前面的同伴那么幸运,就好像有一个隐形的巨人似地,伸手将它第三根桅杆上的风帆一把扯下。接着在李来亨参谋的欢呼声中,它的中桅杆又被打折了一段,一大半的帆也被链条从横杆上撕下去。

    “郑将军,这还是令尊教我们的。”看着远处明军旗舰上的帅旗,李来亨笑了一声,郑芝龙相当于顺军对付水师的总教官,他教给了顺军大量对付水师的方法,以及明军水师的弱点。无论是许平还是李来亨,在部署设置江防方案的时候,都很重视郑芝龙的意见。随着这艘船速被降下来,李来亨命令顺军的重型江防炮向它射击,六十六磅炮装填缓慢,李来亨希望尽可能地提高它们的命中率。

    在顺军重炮开火的同时,丧失大半风帆动力的明舰缒下了它早就预备在甲板上的小艇,几十名水手开始疯狂地划浆,很快缆绳就被绷得笔直,这些小艇努力拖动着它们的母舰前行。

    重炮在舰侧激起巨大的水柱,船长一看就知道这绝不是一般的小炮能有的威力,他急匆匆地寻找着炮口的火光和激起的烟尘,在顺军第二次开火时他找到了目标,冲身边的喝道:“干扰射!”

    传令兵立刻把这个命令传到火炮甲板,几个参谋跳进舱中,冲到炮窗边把目标位置指示给炮手,这时第一发顺军的重炮炮弹击中了舷舱,凶猛的炮弹撞击在侧舷舰壁上,稍稍一滞就把面前的阻挡推开,稀里哗啦带着无数的木屑碎片扑进船舱,突然爆裂开的破口周围,水手们纷纷惨叫着向周围摔去,身上满是船壁碎片形成的木刺。

    不久后又是一发,再接下来的一发命中在水线附件,江水随着轰隆一声就涌进船体,把附近的底层甲板水手还有他们的火炮一起冲开。

    一直在底层甲板待命的木匠们迎着江水而上,他们早就在底舱拉起了一根根结实的绳索,这些木匠抓着绳索在涌进来的水里挣扎前进,靠近破口后就把自己和船壁用钩子固定在一起,用力地把木料往破口里塞去。

    几次失败后,他们终于成功地把一根大木料顶上破口,后面几个人使出吃奶地立起死死把它顶住,江水四溅把他们冲的满头满脸也绝不放松,最前面的一个则开始用锤子和长钉固定它……当另一个危险的破口出现后,第二组木匠急忙赶过去,他们赶到时江水已经没过了那个低处的破口,木匠头领潜入水下侦探了一番,然后浮出头来指挥全队堵口……在木匠们堵口的时候,一批水手在楼梯处形成人链,用水桶把底舱的水舀出倒掉。

    受伤的战舰继续前进,渐渐的它开始出现侧倾,底层火炮舱不得不关闭窗口,上层的火炮随着船体不断向侧面倾斜也变成指向水面,这让它失去了自卫还击能力。很快船长就下令关闭所有的窗口,水手全部参加舀水。

    站在甲板的船长此时感到一丝幸运,如果是在和西班牙或荷兰炮台作战,对方会给这条船造成更大的威胁和伤害,而此刻对面的敌军看起来还是不太懂得如何对付战舰,它们还在猛烈地射击船体也没有注意对上层建筑的攻击。

    “如果这时候它们攻击船舵或舵手位置……”船长忧虑地看了一眼船后部,他的部下正努力让船继续保持航线,虽然对手不是欧洲海战强国,但这江面也比不得大海,船只基本只能以直线航行在江心,同时来自两岸的火力和障碍物威胁让船只无法进行高效的规避动作。

    李来亨一直专注地看着受到猛攻的明舰,它的风帆被打得七扭八歪,但仍在小艇的帮助下继续前进,真像是奇迹一般,这条船最后已经下沉了足有一个舱高,最底层的炮门都没在水下,船首甚至能看出明显地压向水下,但仍然缓缓地驶过了江浦要塞。

    “算他们走运。”李来亨无奈地说了一声,他把注意力转到另一艘驶入要塞主火力区的明舰:“我们来揍它。”

    为了防备某条船突然失控在江心打转,郑成功不得不让各条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炮战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舰队才刚通过了一小半,不过让他庆幸的是,虽然好几条船都被打得千疮百孔,但是顺军似乎不知道该如何把一条受伤的船留下。现在局面对明军开始变得有利,江面上已经被浓浓的硝烟所笼罩,就好像有一层厚厚的雾在保护着舰队,前面的船通过时已经停止射击避免火光暴露自己的位置,郑成功的旗舰也是一样。

    隔着呛人的硝烟,郑成功还能看到从后面透过来的火光,顺军现在的射击准头和威胁大减,眼下最大的危险是很低的能见度,虽然不至于像夜间那么危险,但是船速必须进一步减缓,以免撞上礁石或自己的友舰。

    前面突然冒出一团火光,郑成功知道这一定是某个倒霉船上的火药被顺军胡乱射击的火炮蒙中了,顿时所有的炮声都转向那个起火的船周边,郑成功侧耳听着炮声,心里又暗自道了一声“好险”,他判断这艘船虽然起火,但是也即将脱离最危险的区域。

    虽然看不到江浦要塞,但旗舰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敌军要塞的正面,船上的人都屏住呼吸,甚至不敢高声讲话,生怕这会导致自己成为目标。不过郑成功感到自己仍在继续走运,顺军显然不懂得如何在低能见度下靠水声辨识位置,他们还在盲目地开炮,这掩盖住了明军船舰行动的声音……

    笔者按:昨天一节似乎有不小的争议,今天登录后看到信箱有超出平常数倍的留言,到书评区转转,发现留言读者的疑惑接近。正好上一章刚结束,笔者在此解释一下:

    农业国和工业国之战。简而言之,工业国就工业产值比例较高的国家,农业国就是工业产值相比农业产值要低得多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力、人口和兵力,这些力量对比是不是决定战争的重要因素?当然是。但这些是不是一定能决定战争胜负呢?比如有蒸汽机的就一定能灭了没有蒸汽机的,火药产量多对手几倍,大炮和火枪产量多对手十几倍(现在的书中的明顺力量对比)就一定能战无不胜呢?

    明、顺的人力差距是否达到:一亿五千万比二十万?明、顺的工业加工能力差距是否达到:火炮、火铳比骨箭?明、顺的海洋制造业能力差距是否达到:数以万计的远洋海船比独木舟?其他还有一些文化、科技、教育普及等对比笔者就不一一列出了。我们自己的历史告诉我们:工、商、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可以被原始部落征服;一个国家即使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都是敌人的上万倍、人口上千倍、经济规模数万倍,也可能会持续战败数十年直至被征服——虽然这违背了大家对国力决定胜负的认知,但这种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它发生过,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制止这种事发生的,是黄石的全民监督体制,但目前大顺实行的精英统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黄石的全民监督体制刚四年,这就好似刚出生一天的小老虎和一个壮年大老鼠。基本还不会动老虎婴儿,被壮年老鼠咬一口笔者觉得不算不可思议。